大村镇 - 小镇历史
聪明的大村人紧贴时代需求,注重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无公害食品,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大尧的葱,双墩的蒜,南家村的大地蛋(土豆)”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西南庄的青岛龙马经济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的“龙马”牌绿色无公害产品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龙马”牌山鸡蛋、板栗、苹果等产品在市场上小有名气。坐落于石楼山下的青岛海峰茶厂,在产品工艺上采用先进技术,在茶叶种植上采用新品种,在企业管理上实行“五个统一”的规范管理,精益求精,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泰峰”牌绿茶屡获“中茶杯”、省、市名优绿茶评比特等奖、一等奖等称号,其拳头产品“泰峰”翠芽、“泰峰”绿剑色泽绿润、清香馥郁、具有典型的生态自然香气。全镇现有茶园1500多亩。大村饲草资源丰富,发展养殖的牛、羊、兔,全身是宝,肉质鲜美,可直接出口欧美、韩日等国家,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在林地利用上小有成绩的新乡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新香”牌林地鸡早已经走进百盛等超市,端到城里人的饭桌上。
大村镇 - 地理属性
全镇海拔高度在680米—1380米之间,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矿产丰富,农作物盛产水稻、广产玉米、红粮、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主要产烤烟、蚕桑、水果、中药材逐渐培植为新的后续财源。已探明煤储量逾亿吨,可供大规模开采;硫金沙、瓷土、磷土储藏量居全县首位,亟待开发。此外,还有石灰石、古海玉、大理石等可作建筑材料,丰富的森林资源更是大村人民安居乐业的绿色屏障。
作为龙马文化和丁氏文化的发祥地,大村镇山水如画,历史悠久且人文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2005年7月份,以现代农民画生产和教学为主的龙马画院项目入驻大村镇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销售数量从当初的每月不足30幅发展为现在的200多幅,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大村镇 - 地方特色
“城市虽云胜,山乡更可亲”,大村镇距青岛前湾港50公里,距日照石臼港70公里,距青岛机场80公里,距204国道10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泊里出入口10公里,距胶州火车站80公里,距黄岛火车站55公里,交通方便,是乡村旅游、休闲养生的好地方。论山——藏马山属崂山山脉,南北长近20公里。山体由花岗岩类岩体组成,主峰海拔432米,西坡多陡岩峭壁,东坡较平缓,山势突兀,林木繁茂。遥望藏马山,气势磅礴雄伟,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胶南西部。由于常年风化侵蚀和雨水冲刷,山峰尖峻挺拔,峰峦起伏,幽谷深壑,瀑布流鸣,雄中藏秀,名胜众多。论水——白马河发源于诸城市鲁山东麓,河水清澈,两岸风景秀丽,绿草茵茵,树木浓郁,河水与青山绿树交相辉映,自成特色。已规划的藏马山生态森林公园、藏马山庄、白马河田园生态旅游区、天台山人文景观区、集灵湖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娱乐区更是给人一种向往,一种盼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龙马之乡将变得更具诱惑力。
大村镇确立了“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开放兴镇”的工作思路,按照“既要谋势,更要成事,激情创业,造福百姓”的执政理念,党委政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任务”,强化“项目就是生命线”的意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工业强镇的目标越来越近。大村镇是目前胶南市西部的工业大镇。主要工业产品有大型矿山专用传输带、子午胎钢丝、纺织机械、橡塑机械、铸造机械、剪板机、拖拉机、板纸、服装和食品等。2004年,全镇工业企业113个,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57亿元,销售收入10.52亿元,上缴税金1815万元,利润总额798万元。根据青岛重工业基地(泊里)的发展需求和大村现有的工业布局、发展规划以及大村的劳动力等资源分布特点等,规划了1500亩的工业小区,主要安排机械加工、服装加工、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等方面的企业入驻。目前,已腾出符合国家土地规划的建设用地300亩,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2005年将培训800名服装工人,用于支持服装加工企业。胶南市职业中专大村分校作为目前全市唯一座落于乡镇的国办职业学校,拥有近千名学生的招生能力,可为本镇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种技术人才。随着泊里重工业基地的兴起,大村也将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大镇强势崛起。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抢占制高点,大村镇加大基础设施力度,完成了场镇道路硬化,开通了移动电话,新建35千伏变电站,改造了大村河堤,启动了农贸市场及农贸大街修建。
以大开发促大发展,立足大村实际,大村镇党委、政府科学制定全镇经济发展规划,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除牢牢抓住烤烟支柱不放外,将努力建成10000亩蚕桑基地,5000时亩花椒基地,1000亩中药材基地,同时实施“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依靠科技,推广良种法,提高种植水平,真正实现群众增产增收。
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赢得新发展。勤劳智慧的大村人民正在为建设美丽、富饶、文化的新大村而不懈努力,热情好客的大村人民热忱欢迎八方宾朋来此投资发展。
大村镇 - 文化建设
大村镇有个“新农村大学堂”
“大学堂”走出去的几百名农家大嫂,从家庭主妇摇身一变成了工厂的工人,从此,大村镇的“农民大嫂”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品牌。不少服装企业,正是看中了“农民大嫂”们熟练的服装缝纫技能,才纷纷前来落户的。“大学堂”打破了以前“先引进项目,再招工人”的传统做法,让人力资本成为招商引资的招牌,成为该镇发展镇驻地经济的助推器。
其实,“农民大嫂”不过是新农村大学堂的一项内容,在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叫响“农民大嫂”品牌的同时,大村镇根据实际和发展需要,在“大学堂”内开辟了技能实验室、远程教育服务中心、能人会所、信息中心、镇党校等多个教育服务板块,集农村干部、党员、能人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和科技信息推广于一体,实现一处功能多用,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
大村镇 - 特色产业
胶南大村镇一村一品
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封家小庄村支部书记封安军乐得合不拢嘴,"这多亏了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我们才有了现在的收获。今天就有青岛、上海的客户来收购黑木耳,我自己种了5亩,纯收入能达到5万多元"。
近年来,大村镇坚持产业结构调整,走现代农业致富的路子,演奏出一曲"政策扶持做后盾、一村一品促增收"的和谐乐章。该镇积极引导各村根据村情实际,宜菜则菜、宜牧则牧、宜种则种,实现了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富裕、一个产业彰显一方特色的现代农业转型。目前,全镇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专业村20余个。
依托有利的人才资源优势,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鼓励农民林菌间作,聘请技术员下村指导,及时解决生产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统一提供菌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销售,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节约了农民"单打独斗"所造成的额外费用。目前,共发展33个村920户农民种植食用菌。
与科研院校"联姻",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把脉掌舵。今年年初,大村镇与青岛农业大学签定了产学研共建协议。科技院校的加入,为大村镇特色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专业村更专业,技术更进步,产业发展稳步升级。
以前村香菇、新乡黑木耳、大石岭蔬菜等一个个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品牌产品,源源不断地为农民带来财富,让农民看到了专业化生产的希望,尝到了"一村一品"带来的甜头